【导言】
昨天只顾撕得爽,今天起来一看,阅读已破千。直逼两千,正自得意,正寻思大家果然还是爱看撕比的。后来一想不对啊。我朋友圈里那么多做VR的,平时没少向他们蹭吃蹭喝,这岂不是断了自己的后路?不行,得赶紧安利下VR。于是就腆着脸求着河马酱去要了篇分享过来。这一看,感动得想哭啊,这可都是诚意满满的干货哈。比在烘干器里烤过还干。果然真正的勇士,都是有胸襟的人。敢于拿出有价值的东西来与人分享。
【主角】
上海乐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剧情】
午夜阴森幽暗的小房间,突发异响,你从睡梦中惊醒,门却无故被嘎吱推开,滴答滴答的时钟把恐怖的氛围推向极致,当你不安的唤醒身旁的少女,让她去查看床底是否有异,谁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在国内首部全景惊悚短剧《不要回头》的故事里,无尽的黑夜、诡异的情节、还有幽暗深处的一双红色绣花鞋都因为全新的展现形式——虚拟现实,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观众在身处360°密闭的空间里体验令人窒息的几分钟之后,一定会爱上VR电影。
《不要回头》是乐蜗与图趣文化联合制作的一部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恐怖悬疑VR短片,这部试水之作后双方将吸取这次短片积累的经验,制作系列VR恐怖电影。能将拍摄过程中的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实在是干货满满的诚意。也期待其他厂家也能拿出干货与大家分享,只有终端内容,产品能挣钱了,整个行业才能走出叫好不叫做的泥潭。
【导演视角】
在VR电影里,我们都要从零学起
导演宿斌:VR电影的制作对导演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传统电影导演和摄影师对VR“语言不通”。如果不对VR的区域划分、后期拼接制作、客户体验有深厚的理解,是无法来导演VR内容的,所以他开玩笑的说,VR电影导演一定既是好导演,也是科幻迷。
现在vr电影都还处于电影初期的西洋镜阶段,所以他们更多的关注是探讨故事的讲述和画面的表达。
如何呈现VR
的生理特征在观看事物时视角都在180度范围,称为主表演区。后方区域则是人们在对声音、运动物体或演员动作的提示等才会做出转身反应的次信息区或第二事件区,两侧大约30度的为过渡区。对于前180度主表演区把它当作用广角拍摄、打灯技术与普通无异,只不过不宜太近或出现在取景内。通过两次拍摄合成就完成布光、调度,导演监看等工作。这就如同电影中的分镜。这种拍摄特别适合在室内空间。
对于室外复杂环境。可以通过利用过渡区达到两组画面的吻合,不过后期处理的工作远比普通电影复杂,不过“没有后期的电影就不是电影了” 。
在乐蜗技术团队的帮助下,拍摄团队攻克了运动拍摄,夜间高感光度和近距离拍摄的接缝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达到更逼真的临场感,技术团队还以陀螺仪适配了5.1声道效果。
如何看待VR电影语言
表面上来看,传统电影中构图和蒙太奇的应用被VR摧毁了,这也是传统电影的导演和摄影面对VR时会不知所措。但VR又产生了新的“语言”,比如现场感,寻找,事件跟踪,多事件发生,完全主观与客观,互动等,甚至观众可以开小差。导演的主观叙述被一定的瓦解,带给观众的更多的是空间与事件的延展和自由度,如同文字。
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观众可以有一定的探索和重塑故事,我们也在探索未来观看模式,或许每个人都可以交流视角轨迹,交流自己剪辑的电影,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事件,这就是VR的感觉。
观影者的角色
与传统电影不同,观影者会是上帝视角或幽灵视角,也可以是第一主观视角,这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深度的沉浸
未来的呈现方式
在我们团队看来,未来呈现方式可能会有两种:一种是高度互动游戏化,另一种是传统电影表现的延伸。后者只留给观众一定的空间延展和互动,如果超越,影片播放器会强制拉回主要叙述。我们在探索以APP的方式将播放软件将会集成到电影制作里。根据客户的需求以不同的形式呈现。VR电影的故事将会是多信息流同步发展,一个场景不再是主角的一个特写,同时会有周边的事件发生。观众也是剪辑师或一定意义上的导演。一部VR电影将会很耐看。每个人的观看时间和方式都不同。也许有人会问这还是电影吗?我们的回答是:这不是电影,这是VR故事。一种新的娱乐,两种门类有所交集。
用什么体位观看?
观看者会在什么样的环境和体位来看,比如躺在床上观看如何回头?所以回头一定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做到,你不能让一个观看者原地站着看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同时不断地环视四周。或坐在椅子上不断地旋转,这样体验不好。
【技术团队视角】
对拼接的困惑
目前常用的全景相机实际上是多个单镜头相机的集合体,而且是简单集合,导致器材使用和维护的操作增加了数倍。传统影视作品中导演考虑的是不同画面在时间上的衔接,但在VR视频中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有空间上的衔接,而为了保持每一帧中来自不同单镜头机身的画面平滑过渡,导演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设计场景以规避后期视频拼接的雷区。这要求导演不仅要熟悉全景相机,还得熟悉全景视频的拼接处理。
拍摄现场的管理困惑
VR视频拍摄在形式上非常突出的变化是拍摄时包括导演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的位置都没有了,在开阔的环境中取景,寻找藏身之地都成了难题,而封闭空间内取景,躲是躲得开,但监看又成了难题。因此如何远程操作与监看是导演要面对的另一个难题。
动态影像拍摄技巧的困惑
传统影视的拍摄可以通过变焦放大主体,而记录运动中的主体则需要较好的追焦技能,在VR内容制作中这些技巧都无用武之地。VR相机通过多镜头的配合完成360°的场景记录,VR播放器则负责将画面复原到360°的球体上,决定画面大小的是最终播放器的投影距离(球的半径),变焦无法影响全景视频画面中主体的比例,再加上摄影师不能出现在拍摄场景里,变焦追焦这些操作在VR视频拍摄过程中都无法实施。因此VR视频拍摄对全景相机的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控制的依赖都高于传统相机。
设备管理的困惑
VR视频对多镜头的依赖(通常4~8只镜头)导致使用传统高端摄像机拍摄变得极为奢侈,不仅设备成本高昂,而且多台“傻大黑粗”的设备加上超多的附件、线缆等辅助工具使得整套设备不具备便携性和可操作性,甚至在较小拍摄空间内连设备本体都放不下。
因此综合来看,VR视频内容的制作不仅需要导演的转变,更需要全景拍摄设备的全面进化来铺平道路。
【结语】
这是一篇很有诚意的分享,涵盖了全景影片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敢于拿出干货分享的都是真正的勇者。纵然市场有激烈的竞争,但若将视线放在远方,能够不争眼前,携手解决目前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那或许才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智慧。虽然AR酱只是我们几个朋友用业余时间维护的一个不起眼的公众号,我们或许能力有限,我们或许智慧平平,但我们愿意尽我们最大的力量,来让有价值的信息被看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